2024年1月3日晚六点,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举办了黄麻万松教育公益针对黄冈农村学生的奖助金颁发仪式。此次活动不仅表彰了优秀学子,更彰显了教育工作者对乡村学生的深切关怀与长远支持。
考虑到活动时间正值晚饭点,法学教授彭礼堂细心周到地为所有参与者准备了营养丰富、健康美味的盒饭。“我们希望每位老师和学生都能以最佳状态参与接下来的活动。”彭礼堂教授解释道。
晚餐结束后,颁奖仪式正式举行。
彭礼堂教授在致辞中强调:“我们不能只顾一时的帮助,而应该致力于长久的公益行动之中。”他指出,“这些年来,为了给农村学生提供自我价值实现的平台,我们一直开展着一系列持续性的公益活动。”他提到许多乡村学生在得到适当的指导和支持后,渐渐展现出令人惊叹的变化。“他们从最初面对挑战时的迷茫和不安,到后来勇敢地迎难而上,这样的转变让人欣慰。”
“在经历了初期的不适应后,我们总会看到他们开始经得住打击、耐得住寂寞。”他说,“正是这种百折不挠的精神,使得他们在学术上、个人发展上都取得了显著进步。”
对于这些法学院的学生们,彭礼堂教授表示:“法学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公平正义感。”因此,他强调公益活动不单是物质上的援助,更是精神上的指导。通过法律知识的学习,学生们学会以理性思维解决问题,如此能更好地理解社会规则。“这样的教育是有意义的,它不但使个体的命运发生了改变,也促进了整个社会的进步。”
彭礼堂教授还特别提到了社交能力和全面发展的必要性。“大学是一个多元化的社区,学生们在这里不但能学到专业知识,还可以提升社会交往能力,”彭礼堂教授说,“我们鼓励来自学生们积极参与各种活动,以此拓宽视野,增强团队合作意识。”他补充道,对于乡村学生而言,融入这样一个充满活力的环境尤为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他们更快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随后,本次公益奖助金的主要出资人张如亮教授向学生们分享了他对于此次活动的三点感悟。
“为何我们聚在一起?为何此次公益活动的资助对象是农村的孩子”张如亮教授结合自身经历指出,尽管农村孩子拥有淳朴、拼搏的优点,但由于认知的偏离、经验的缺失,他们往往难以在高平台上取得预期成就。“我们需要为这些孩子提供更多形式的支持,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援助,”张教授表示,“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一个可以分享经验和提供指导的平台。”
接着,张教授强调了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与价值观的重要性。他认为个人的成长不应只着眼于职位高低或财富多少,而应该更关注于社会奉献和个人价值的实现。他提倡年轻人应当专注于服务民众的事业中,积累良好的口碑和社会认可度,而不是急于求成地追求名利。
最后,张教授呼吁所有人要永葆终身学习的姿态。他鼓励大家继续深造,不仅要学习人文社科知识,还要掌握实用技能。“不断提升自己,才能在未来走得更远。”他总结道,“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爱的传递者,用自己的行动影响更多的人。
之后,戴峰副教授向学生们分享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幼时的意外导致他的视力缺失,但也是这段经历教会了他独立和坚强。他鼓励学生无论面对什么苦难都要相信自信的力量,勇敢面对。“别人有两只眼睛,我只有一只,所以必须更加努力。”他提醒学生珍惜当前的学习环境,不要轻易放弃任何一门课程,同时要脚踏实地,终会有所收获。
戴副教授还强调了团队合作和个人长远规划的价值。“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当我们携手共进时,才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他引用了彭教授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点。同时,他也鼓励学生们不仅要关注眼前的成绩,更要着眼于未来的成长与发展。
此次活动中,彭教授之前的许多学生都前来参加。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把自己对人生道路的真知灼见,都分享给学生。博士研究生卢颖义用亲身经历向学生们阐述了珍惜平台、持续前进以及做一个内核稳定且强大的人的重要性。她鼓励着每位学生勇敢面对未来的挑战,无论遇到何种困难都要坚信自己所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并且一定要相信自己、热爱生活。
“作为老师,看到曾经帮助过的学生成长为具有社会责任感、有能力的社会成员,是我们最大的欣慰。”彭礼堂教授感慨地说,“这不仅是对他们个人所付出的认可,也是对我们所有从事公益事业的人的一种鼓舞。”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对学生的资助,更是对公益事业的一次深度探讨,激励着更多的教授和学生加入到这一行列中来,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力量。(饶恬昱)
①特别声明:本站点注明为"原创"的文章,版权均属国际教育在线所有,未经书面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未注明“原创”的文章,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联系邮箱:85861739@qq.com